“因为”用英语怎么说?简单,because。
但这问题要是就这么结束了,那也太小看语言这东西了。这就像问“爱”字怎么写,写出来谁都会,但里面的门道、那份沉甸甸的感觉,可不是一笔一划就说得清的。
要说“因为”,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99.9%是 because。没错,它就是元老,是扛把子,是所有“因为”的代言人。Because的力量感特别强。它像一个法官的木槌,咚的一声,给出判决,给出那个最直接、最根本、最不容置疑的理由。
你上班迟到了,老板黑着脸问你为什么。
你说:“Because the traffic was insane.”(因为堵车堵得要死。)
你看,这个because,铿锵有力,直接把锅甩给了交通,不留一点含糊的余地。它回答的是“Why?”这个问题的核心。当你需要给出一个强有力的、唯一的、排他性的理由时,用它,准没错。它就是一记直拳,不跟你绕弯子,不搞什么铺垫,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告诉你“为什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性。
但是,生活里哪有那么多需要一锤定音的时刻?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因为”是温和的、是补充说明的、是那种“大家都懂的”背景信息。这时候,because就显得有点太用力了。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你朋友全身湿透地冲进你家。你递给他一条毛巾,说:“赶紧擦擦吧,since it’s raining so hard outside.”(既然外面雨下那么大。)
或者说:“As you are already here, why not stay for dinner?”(既然你都来了,干脆留下来吃饭呗?)
感觉到了吗?since 和 as 这两个词,它们带来的“因为”,是一种不言自明的默契。它们引导出的原因,通常是听话人已经知道的,或者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它不是在“解释”,而是在“铺垫”。语气上就缓和多了,像是在说:“你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所以呢……” 它更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出后面的建议或结果。
我个人特别喜欢 since 带来的那种“顺势而为”的感觉。它不突兀,很圆滑,特别适合放在句子的开头,先把你我之间的共识摆出来,然后后面的话就好说多了。As 也有类似的功能,虽然有时候感觉比 since 还要更随意、更口语化一点。在很多情况下,它俩几乎可以互换,全看你当时的心情和语感。但记住,它们的重点,在于那个“既然如此”的弦外之音。
接下来,我们聊一个有那么点“老派”和“书卷气”的词:for。
对,就是那个“为了”的 for。它也能当“因为”讲,但你可得小心用。这玩意儿现在在日常口语里,用得非常非常少,你要是冷不丁来一句,别人可能会觉得你刚从莎士比亚的剧本里走出来。
For 引导的原因,更像是一种推断或者附加的解释,而且它前面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逗号隔开。它不能像 because 那样直接回答“why”。
比如,雪莱的诗《西风颂》里那句经典:“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你看,这里就没有“因为”。但如果非要加一个,用 for 就特别有那味儿:“The land is cold, for Winter is here.”(大地冰冷,因为冬天来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比 “The land is cold because Winter is here” 多了一丝文学性和韵律感?它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感,而不是生硬的因果解释。所以,for 是属于文字的、属于诗歌的、属于那些你需要一点仪式感和正式感的场合的。在你的邮件或者日常聊天里,最好还是让它安安静y地躺在字典里。
聊完了这些常见的连词,我们再把格局打开一点。很多时候,表达“因为”,我们甚至不需要这些词。我们可以用介词短语,这会让你的表达立刻“高大上”起来。
最常见的就是 due to 和 owing to。这两个词,简直就是为书面语和正式场合量身定做的。它们的区别非常微妙,以前的老派语法家会坚持 due to 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而 owing to 修饰整个句子(作状语)。比如:
“The cancellation of the flight was due to the bad weather.” (航班的取消是由于坏天气。) 这里 due to the bad weather 是在解释“cancellation”这个名词。
“Owing to the bad weather, the flight was cancelled.” (由于坏天气,航班被取消了。) 这里 owing to the bad weather 是在解释整个句子。
但说实话,现在的英语里,这个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了,尤其是在美式英语里,due to 几乎已经一统天下,可以随便用在句首了。所以,你只需要记住,当你在写报告、写邮件、或者任何需要显得你很专业的场合,用 due to 或者 owing to,会比一个简单的 because 显得更有水平。它们有一种客观、冷静的语感,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带任何个人感情的事实。
还有一个类似的,叫 on account of,意思也差不多,也是“由于,因为”,同样是比较正式的用法。比如,“He retired early on account of ill health.”(他因为健康不佳而提早退休了。)听起来就比 “…because he was sick” 要正式得多。
当然,有坏事,就有好事。当“因为”一个好的原因导致了好的结果时,我们有一个充满阳光的词:thanks to。
“Thanks to your help, we finished the project ahead of schedule.”(多亏了你的帮助,我们提前完成了项目。)
你听听,这个词自带一种感激之情。它不仅仅是在说明原因,更是在表达感谢。如果你用 because of your help,虽然语法也没错,但那份人情味儿就淡了许多。语言的温度,就在这些细微的差别里。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学个“因为”都这么复杂。
但这才是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吗?
真正的语言高手,玩的就是这种“情景感”和“分寸感”。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用重锤(because),什么时候该用羽毛(since/as),什么时候该穿上礼服(due to/for),什么时候该送上一束鲜花(thanks to)。
我甚至想告诉你一个更残酷的真相:最高级的“因为”,是根本不说“因为”。
什么意思?
就是通过上下文的逻辑,让因果关系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The ground is wet. It must have rained.” (地面是湿的。肯定是下过雨了。)
你看,这两句话之间,没有任何表示“因为”的词,但你脑子里自动就补上了那个因果链条。这是一种更高级、更地道的叙事技巧。它相信你的听众有脑子,能自己想明白。
这就像拍电影,拙劣的导演会让角色说出所有内心独白,而高明的导演,只会给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空镜头,让你自己去体会那背后的惊涛骇浪。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因为用英语怎么说?”
你可以回答 because。
你也可以甩给他一长串的 since, as, for, 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但如果你真的想把英语用活,就得去感受这些词背后不同的温度、力度和场景。去想一想,你现在是想一拳打过去,还是想轻轻地拍一下对方的肩膀?你是在法庭上做陈述,还是在壁炉边讲故事?
语言不是公式,不是死的规则堆砌。它是有血有肉,有呼吸有心跳的。每一个词的选择,都是你思想和情感的延伸。
下次你想说“因为”的时候,不妨停顿一秒钟。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是那个不容置疑的理由,还是那个彼此都懂的默契?
或许,你会发现,那个最恰当的词,早就在你心里了。
本内容由苗苗英语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esmm.com/t/159127/